首页 教师资格教资资料正文

202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(【教育学+心理学+综合素质】)

admin 教资资料 2022-08-30 14:41:42 201 0

>>小学教师资格证资料汇总

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

一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

1.教育的概念

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

2.教育的属性

教育的本质属性:育人,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,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,也是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。

3.教育的起源

生物起源说

①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,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。

②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。

③第一个正式提出的,开始转向科学解释。

④代表人物:法国的利托尔诺,英国的沛西·能。

4.教育产生的原因

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—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

5.教育的历史发展★★

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出现在——夏朝

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——六艺:礼(礼—政治、历史和以孝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)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
二、教育学的发展

1.教育学的萌芽阶段

1)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★★★

孔子

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《论语》中:

1.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:“庶、富、教”

2.教育对象:主张“有教无类”

3.教育内容:

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乐》《春秋》——孔子整理修订

偏重社会人事、文事,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。

4.论教学的原则与方法

①启发诱导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(世界最早启发)

②因材施教:

学、思、行结合:学而不思则惘,思而不学则殆

④温故知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”

《学记》

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

教学原则:

1.教学相长: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

2.尊师重道: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;

3.藏息相辅:课内外相结合:时教必有正业,退息必有居学;

4.豫(预防)时(及时)孙(不陵节而施谓之孙、循序渐进、学不躐等)摩(观摩)

。。。。。。

 

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

第一部分 心理学

第二章 认知发展教育

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

一、感知觉概述

(一)知觉

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,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

整体反映

(二)感觉和知觉的关系:(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)

感觉和知觉的联系: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。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。其次,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,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。

感觉和知觉的区别:首先,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。其次,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。再次,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。

(三)感觉的分类

1.外部感觉(视觉,听觉,嗅觉和味觉,肤觉)

2.内部感觉(运动觉,平衡觉,机体觉)

(四)知觉的分类

1.空间知觉;2.时间知觉 3.运动知觉

二、感知觉的一般规律

1.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

1)感受性与感觉阈限

感受性: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,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

感觉阈限: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,也成刺激阈限,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

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,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

2)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

绝对感受性: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

绝对感觉阈限: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。

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。

3)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

差别感受性: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

差别感觉阈限: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。

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。

感受性变化的规律:1.感觉适应 2.感觉对比 3.感觉的互相作用 4.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。

2.知觉活动的规律

1)知觉的选择性(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)

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:

客观有;第一,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;第二,对象的活动性;第三,刺激物的新颖性;第四,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。

主观有: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;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;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;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。

2)知觉的整体性(指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属性,有各种不同部分组成,单我们总是把它作

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)

。。。。。。

>>小学教师资格证资料汇总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bcfd.com/post-529.html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(0人评论 , 201人围观)
☹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